只需几十块,你就可能被“开盒”!公民个人信息安全为何一直护不住?

今日头条 2024-03-27 10:16 阅读:230

只需几十块,你就可能被“开盒”。这句话听起来似乎只是个玩笑,但事实却是如此残酷。最近,乒乓球运动员樊振东的个人信息被不法分子恶意传播,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他的身份证号被泄霁,名下手机号被人利用,家人遭到骚扰谩骂。这不是个案,而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个人信息泄露的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严重,甚至可以点对点“人肉”某一个人的信息。

2023年5月,多位演员因为表态反对虐待动物,结果个人信息遭到曝光。主持人杨迪也曾表示自己被“开盒”,遭到骚扰电话。这些事件只是冰山一角,实际上,个人信息的买卖已经深入到普通大众之间。在各种平台上,可以轻易找到宣称可以售卖个人信息的“商家”。他们往往以“联系方式”“客源”“找人”等关键词进行宣传,表达得相当隐晦。

记者调查发现,只需花费几十元,就能轻松获取他人的手机号、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有人甚至表示,在某信息库里能查到自己近十年的个人信息十余条,包括身份证、手机号、住址等。这种信息泄露的现象屡禁不止,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为何一直护不住?

从法律角度看,我国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已经相对比较完善。网络安全法、数据保护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文件都对个人信息保护有详细规定。但是,现实中个人信息泄露事件频频发生,法律为何护不住大众的“个人信息”?原因在于个人信息的买卖行为涉嫌违法。根据法律规定,买卖个人信息最高可处7年有期徒刑。公民的个人信息受到法律保护,任何窃取、出售、购买个人信息的行为都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然而,个人信息泄露难以杜绝的主要原因在于广泛存在的非法交易市场和技术手段的更新迭代。信息源头、中间商和下游买家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利益链,使得监管难度与执法力度不足。即使法律规定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但在实际执行中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因此,除了维权之外,提前预防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处理个人信息时,要注意保护隐私,避免信息泄露的风险。

只需几十块,你就可能被“开盒”。个人信息泄露的问题不容忽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增强信息安全意识,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共同维护网络安全和个人隐私。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大监管力度,打击个人信息泄露的行为,让网络空间更加清朗,让每个人都能安心上网。

评论(0)